• 全国
    [切换]
  • 400-818-0011 是金子必会发光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新闻 >

    报这8大就业率“高”的大学专业,好找工作不愁就业!

       发布时间:2019-01-22 09:32:17
    分享:

    很多高考生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更纠结的就是专业的选择了,热门专业竞争压力大,冷门专业有不敢轻易尝试。又担心选择的专业学了四年最后

     很多高考生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更纠结的就是专业的选择了,热门专业竞争压力大,冷门专业有不敢轻易尝试。又担心选择的专业学了四年最后面临的结果就是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那么,专业应该怎么选择呢。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8个就业率比较高的大学专业,报考这些专业不至于毕业就失业。

    1,医药类专业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不过,医学类专业意向都是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就业方面也是喜忧参半,但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以及人们对药品、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整体来说也呈上升发展趋势。

    2,机械类专业

    机械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机械类专业不仅具有广度适应性还同事涉及到不少交叉学科,为跨机械行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创造力及其较强的动手能力,就业率还是很高的。

    报考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机械电子,钢铁生产,工程机械,重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石油,能源水利,技术咨询,金融服务,信息通讯等行业任职。

    3,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而且,建筑学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就业率也很高,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也可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还可以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或者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

    4,外语类专业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逐渐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外语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

    外语类专业就业前景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

    5,经济类专业

    经济类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并且在一些调查中显示金融类整体薪资水平要高于众多行业,同时一些兴起的新兴金融服务机构也在大力吸纳金融类人才。

    6,,农业类专业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加速建设,使得农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逐步增大,近年来国家开始对新兴农业的发展十分看视,不断加大对其投入。虽然农林类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可以看到,今后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

    7,师范类专业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由于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大量兴起,这使得师范生就业,又在教育系统内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包括培训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而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8,艺术类专业

    传统的艺术类专业如美术、音乐、舞蹈等相对就业面狭窄,但是在传统艺术类专业里有一些新兴专业如动画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美术设计类专业以及游戏策划、公关策划等专业开始突然走俏,艺术类专业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正朝多方向发展。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标签:

    就业率高的大学专业         就业率         专业        
    走进知金| 网站地图| 广告与合作|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学籍查询|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网络教育专升本
    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400-818-0011 传真:010-631744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705室
    京ICP备14053618号-4 京公网备11010802010607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化市场举报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