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400-818-0011 是金子必会发光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远程教育新闻 >

    疑问解答 | 同等学力申硕的意思、报考条件、流程科普!

       发布时间:2022-05-24 09:52:06
    分享:

    最近有一些小伙伴在问小金子关于同等学力申硕的事情小金子就趁着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考研常识!01什么是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最近有一些小伙伴在问小金子关于同等学力申硕的事情小金子就趁着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考研常识!

    01

    什么是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简称同力申硕。是我国现在对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性考试,其学位授予模式采用先上课再参加申硕考试的模式,并在其通过考试且完成相应的论文答辩后授予相应的硕士学位。

     

    同等学力申硕是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02

    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条件是什么?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有特殊贡献以及成绩者;

     

    2、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

     

    3、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工作人员。

     

    注意:

    1、在职人员需满足以上三种条件中的一种方可向相关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提出入学申请,如需申请硕士学位,须满足拥有学士学位满三年或拥有其他专业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2、同等学力课程研修班分为春季班、秋季班,部分院校自定开课时间,以院校招生简章为准。

     

    3、医学类专业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条件以各院校招生简章为准。

     

    03

    同等学力申硕流程

    第一步:提交申请

    申请人可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申请人可登录信息平台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第二步:课程学习

    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期限内学习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课程学习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1)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参加学位授予单位相应学科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程学习;

     

    (3)自学。

    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结束后,学生就能获得课程班的结业证书。想要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就需要报名参加申硕考试。要注意的是,在参加申硕考试之前,学生须完成课程班的学习,且修满学分。

     

    第三步:全国统考

    申请人须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通过上面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该考试一般每年3月报名,5月底考试。申请人通过信息平台完成报考、缴费、下载打印准考证事宜。之后,申请人要持有效身份证件、准考证等,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参加考试。

     

    考试结束后,全国集中阅卷,考试成绩一般在两个月后公布,合格分数线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划定。

     

    第四步:论文答辩

    申请人通过学位授予单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和全国统一组织的外国语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之后,一年内提出学位论文申请,并在提交学位论文后的半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第五步: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学位授予单位所有规定的课程考试、上面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及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教育部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标签:

    公众号         同等学力申硕        
    走进知金| 网站地图| 广告与合作|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学籍查询| 学历查询| 学历认证| 网络教育专升本
    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400-818-0011 传真:010-631744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705室
    京ICP备14053618号-4 京公网备11010802010607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化市场举报热线